導讀:清明節中國重要的“時年八節”之一,時間在公歷4月5號前后,節期很長。我們現在過清明是掃墓祭祖,出游踏青,其實古代的時候也是如此,而且詩人們還會用詩詞記錄下他們清明時看到的景色還有心情。那么,清明節古詩大全去哪找?有關清明節的古詩詞有哪些呢?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。
清明節古詩大全
朝中措·清明時節
南宋·張炎
清明時節雨聲嘩,潮擁渡頭沙。翻被梨花冷看,人生苦戀天涯。
燕簾鶯戶,云窗霧閣,酒醒啼鴉。折得一枝楊柳,歸來插向誰家。
張炎是南宋末年詞人,南宋滅亡之后,經歷了國破家亡之痛,其詞多多有漂泊淪落之悲,這首《朝中措》正是如此。
清明時節習俗,人們折一支出芽楊柳,插在自家門上以祛邪。詞人此刻也折了一支楊柳枝,然而折罷驀然驚醒:“歸來插向誰家”!縱然折了楊柳,哪里還有家門讓我插上去呢?國破家亡,悲愁滿溢!
折桂令·客窗清明
元·喬吉
風風雨雨梨花,窄索簾櫳,巧小窗紗。
甚情緒燈前,客懷枕畔,心事天涯。
三千丈清愁鬢發,五十年春夢繁華。
驀見人家,楊柳分煙,扶上檐牙。
最后再來一首元曲,元代曲作家喬吉的《折桂令》,頗為冷門,所寫的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獨感和失意情懷,亦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與心境的寫照。
詩人“客懷枕畔,心事天涯”、“三千丈清愁鬢發,五十年春夢繁華”,寫出無限的愁思和感愴。然而結尾卻“驀見人家,楊柳分煙,扶上檐牙”一派盎然春意,如此愈加反襯出游子天涯飄泊的孤獨之感!
閶門即事
唐·張繼
耕夫召募愛樓船,春草青青萬頃田。
試上吳門窺郡郭,清明幾處有新煙。
張繼最有名的一首詩就是《楓橋夜泊》,可謂句句經典,結尾一句“夜半鐘聲到客船”更是愁思無限,意味深長。
而他的這首《閶門即事》就鮮為人知了,此詩是借清明之景述戰亂黎民之苦。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,家家滅火吃冷食。而清明當天本應家家生新火處處有新煙,詩人所見之景卻是“清明幾處有新煙”!新煙寥寥無幾,可見國家衰敗,民不聊生,昔日繁華的閶門也是一派凄涼!
有關清明節的古詩詞
清明
【作者:杜牧】
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
借問酒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。
清明
【作者:方岳】
淡煙疏雨晴明日,飛絮落花游子心。
燕話春愁初睡起,一簾草色暮池深。
清明
【作者:何應龍】
踏歌槌鼓近清明,小雨霏霏欲弄晴。
喚起十年心上事,春風樓下賣花聲。
丁亥清明和昭德侄孫韻
【作者:何夢桂】
風吹苦棟結經寒,乾石青精屋半間。
潑火雨收春樹綠,踏青人出畫簾閒。
紅顏白發悲歡事,舊日新年夢覺關。
滿地落花啼鳥急,天涯游子幾時還。
清明后一日同諸友湖上值雨
【作者:韓元吉】
出游初不計陰晴,聊喜湖山信馬行。
弱柳自隨煙際綠,幽花還傍雨邊明。
嫩蒲碧水人家好,密竹疏松野寺清。
爛醉一春才幾日,可無佳景付詩情。
清明北園泛池舟中作
【作者:韓維】
路繞高林盡,舟篷出近灣。
鳥啼青竹影,人對綠波間。
野色平當坐,春愁巧作顏。
已知湖榭近,飛絮落班班。
結語:以上是小編整理的“清明節古詩大全,有關清明節的古詩詞”內容,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。